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全面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11月18日,校党委书记贾菁菁、校长张久铭、副校长仝克勤一行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程参与并指导“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学院院长杨青山主持。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安贤仙以《深学笃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勇担“十五五”现代化新使命》为题,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辅导。
教学融入分享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本学期各门思政课程展开分享交流。胡静博从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融合视角,提出通过案例剖析、比较分析、价值辨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联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张玉凤认为从“一五”计划延伸到“十五五”规划的奋斗轨迹,正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论”与“党的建设”在当代中国最生动、最集中的诠释。王漫漫主张从身边小事切入,结合专业实际引导学生在时代发展中立足自身、认清大势、坚定信心、明确责任。
教学展示环节中,肖静静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题,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展开。从“科技强则国家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阐释了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以及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激励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仝克勤认真听取发言,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前期学习研究成效及本次备课会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对此次集体备课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课堂教学融入中做到举一反三、收放自如;二是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讲员,推动理论传播走深走实;三是结合课程特点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入课堂,发挥思政课入脑入心优势,激发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张久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与主渠道。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要精准聚焦全会关键词、关键点和核心指标,摒弃空泛化、概念化的融入方式,坚持小切口切入、具象化融入,同时要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多元模式,打破传统教学的刻板印象,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贾菁菁结合《教育部办公厅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点评了学校落实“提升行动”的听课情况,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筑牢理论根基,坚持课堂讲授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勇于批驳错误思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聚焦教学实效,推动内容与方法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的教学逻辑,精准捕捉并积极回应学生在知识吸收、能力提升、成长发展中的真实诉求。运用案例教学和数字化手段,打造轻松高效的课堂;三是恪守师德师风,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教学中既要以严谨逻辑坚守学术规范,保持课堂的严肃性,又要怀揣育人初心关心关爱学生,让教学既有知识传递的厚度,又有价值引领的力度,更有心灵滋养的温度。四是强化集体协作,促进资源共享与智慧共生。通过深化集体研讨、促进资源共享和构建教学共同体,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和育人实效。
此次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指导集体备课,充分彰显了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亲切关怀。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本次集体备课会研讨成果,进一步打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切实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贾萍
图/党委宣传部 郭喜迎
审核/杨青山
编辑/朱昱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