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委宣传部>> 媒体理工
正观新闻丨三载“三习”筑根基,师德技艺共提升——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创新高职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新范式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人:郭喜迎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25/11/20 13:37:10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作为一线幼教人才培养主阵地,创新推出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为核心的递进式“三习”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重构目标、内容、指导与评价全链条,助力学生在三年学业进程中实现“职业认知—技能熟练—研究创新”的梯度成长,达成“见习即定岗、实习能顶岗、研习善反思”的培养成效,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质改革样本。

  困局促变,传统实践教学难担育人之任

  随着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深化,以及行业对“懂理论、善实操、有情怀”幼教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高职学前教育实践教学的短板日益凸显,成为人才培养的“绊脚石”。

  体系碎片化,缺乏递进逻辑。“见习、实习、研习”多为孤立开展,或集中在特定阶段“突击完成”,各环节目标重叠、内容脱节,学生难以形成从“感知岗位”到“独立履职”再到“反思提升”的完整能力链,与“一践行三学会”的认证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产教融合浅,脱离行业实际。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参观式见习”“短期驻点实习”层面,合作园所参与课程研发、标准制定的积极性不足,实践内容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游戏指导、家园沟通等真实需求脱节,学生入职后需较长时间适应岗位。

  评价单一化,忽视过程成长。实践教学评价多以“期末实习报告”“技能考核分数”定优劣,既缺乏对学生“爱心、耐心、责任心”等师德素养的科学评估,也未覆盖“实践反思、问题解决”等能力维度,难以全面衡量育人成效。

  痛点之下,构建一套“贯通三年学业、师德技艺双融”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体系重塑,“三习”织就三载递进成长经纬

  递进式“三习”实践教学体系并非简单的环节叠加,而是以经验学习、情境学习理论为支撑,紧扣三年学业周期,构建起“认知—能力—参与”三维递进、“师德培育”贯穿始终的完整育人路径,让每个实践阶段都具备明确重点与成长目标。

  认知递进层面,将“三习”与认知规律深度绑定:见习聚焦感性认知,助学生建立岗位直观认知;实习侧重理性实践,实现理论到实操转化;研习强调批判性建构,培育初步教研能力。三级认知层层深入,完成认知跨越,契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内容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整合四大实训模块并融入师德培育:保教技能模块,教学活动模块,游戏活动模块,艺术技能模块,四大模块随“三习”深化,实现技艺与师德同步提升。

  师资建设上,学校以“双向挂职”强化“双师型”团队:校内教师赴园所挂职积累一线经验,园所骨干受聘为校外导师参与课程设计、转化真实案例。同时开展系统培训,通过培训班传授职教理念,组织校—园导师研讨共享,提升带教规范。建立激励机制,将实践教学成效纳入考核与职称评聘,稳固队伍、激发积极性。

  成效彰显师德技艺,双臻赋能行业提质

  经过多年实践,递进式“三习”体系成效显著,在学生成长、专业建设与行业赋能层面实现多重突破,成为高职学前教育改革“样板工程”。学生培养实现“三个转变”:超九成实习阶段可独立完成幼儿园核心工作,近八成能针对园所难题提个性化方案,岗位适应周期缩短60%,85%毕业生获园所认可优先录用。专业建设成果丰硕,成功修订课程标准、编制指导手册,建成省级项目、校级课程及资源库;教师团队出版专著5部、论文6篇,获7项教学成果奖(含省级一等奖2项),“双师型”教师占比85%。行业赋能辐射广泛,毕业生缓解园所“招工难、留工难”,创新课程方法推广助力保教质量,成果获主流媒体报道,为同类院校提供可复制经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邮编:45000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span> 就业办电话:15324947690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网站所有权利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设计研发:实训与信息管理中心